3 月 22 日晚間 8 點 30 分,台灣正式響應全球 192 個國家與地區的 Earth Hour 行列,向世界展示我們對永續的承諾!
當倒數聲響起,台北 101 的燈光逐漸熄滅,霓虹閃爍的總統府瞬間暗下,通明璀璨的新竹市府隨之降燈一一陷入黑暗——然而,在這片寂靜之中,台灣的永續行動正以另一種方式發光!
這不僅是一場關燈儀式,而是一場動員政府、企業、市民共同參與的全球減碳行動。在這個夜晚,台灣的決心不僅點亮世界關注的目光,更彰顯我們對未來的責任與行動!
今年是 O’right 歐萊德 連續主辦 Earth Hour 的第 15 年,並再度獲得 WWF 官方授權。從 15 年前的一盞燈,到如今全台各界熱烈響應,這場行動已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永續倡議之一,讓減碳意識從個人擴展至政府與企業,真正落地。
今年,全台節電量達 298,000瓩,碳排放減少 147,510公斤,相當於 13,410棵 20 年生大樹 一年的吸碳量(註一)。歐萊德15 年來攜手全台參與者,累計節省電力 182.8 萬度,減少碳排放 955,585 公斤,等同於種下了 86,871 棵二十年生的大樹。政府積極帶頭行動,企業與民間共同響應,近600家企業與團體、近千家沙龍店家參與,創下歷史新高,展現全民行動力。
六都與全台縣市首長聯手響應,讓關燈成為真正的減碳承諾! 今年最具象徵性的時刻,來自於各地政府的行動力!六都及全台縣市首長不僅現身關燈,更親自宣布具體減碳行動,將 Earth Hour 從短暫的一小時,轉化為真正的長期永續承諾。
當燈光再次點亮,這場行動已不僅是一個夜晚的儀式,而是一場真正改變未來的力量。
除了政府,企業的參與更讓這場行動產生深遠影響。
從政府到企業,這場行動更獲得名人響應,讓永續意識深入人心! 知名藝人隋棠、鍾欣凌、金鐘金馬影后楊貴媚、百萬 YouTuber 黃氏兄弟 透過社群平台發聲,鼓勵大眾從最簡單的行動開始,讓節能減碳成為日常習慣。「與你一起讓世界變好」不只是口號,而是一場行動的邀請!
Earth Hour 的影響不止於一晚,而是延續至全年行動。 今年 4 月,歐萊德將舉辦國際論壇《IPCC 國際論壇:北極的最後一塊冰》,邀請 IPCC 冰川科學家 Dr. William Colgan 及因紐特獵人 Olennguaq,共同探討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,喚起全球關注。
這不只是倡議,更是一場深具科學與人文對話的行動,提醒世界——我們不能再等待,必須現在行動!
當台灣的燈光在 3 月 22 日晚間熄滅,我們知道,這不只是短暫的一小時,而是一場 全民共同創造的歷史時刻。
從這一刻開始,讓我們攜手前行,讓台灣的綠色影響力,持續在世界舞台上閃耀!
註1:Earth Hour 節電量計算方式(2025) 2025年全台節電量達 298,000 瓩 = 減少 147,510 Kg 碳排放(298,000 x 0.495)= 147,510 Kg ÷ 11 = 種植 13,410 棵 20年生的大樹
*資料來源:台灣經濟部能源局;當日台電計算成果 111年度全國電力排放係數為 0.495 kg/kWh。 一棵樹(20年生)吸收碳排量約為 11~18 公斤二氧化碳,本次行動由小樹苗開始計算,故採計最低碳量 11 公斤。